元素名称:钔
元素原子量:[258]
元素类型:
金属原子序数:101
元素符号:Md *
元素中文名称:钔
元素英文名称:Mendelevium
相对原子质量:[258]
核内质子数:101
核外电子数:101
核电核数:101
质子质量:1.68973E-25
质子相对质量:101.707
所属周期:7
所属族数:IIIB
摩尔质量:202
氢化物:
氧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
密度:
熔点:
沸点:
外围电子排布:5f13 7s2
核外电子排布:2,8,18,32,31,8,2
颜色和状态:金属
原子半径:
常见化合价
发现人:西博格、乔克、S.G.汤普生、塞格瑞
发现时间和地点:1955 美国
元素来源:一种人造(如用高能α粒子轰击
锿)放射性元素
发现人:乔索(A.Gniorso)、哈维(B.G.Harvey)、肖邦(G.R.Choppin)等 发现年代:1955年
发现过程:
1955年,由美国的乔索(A.Gniorso)、哈维(B.G.Harvey)、肖邦(G.R.Choppin)等人,在加速器中用
氦核轰击锿(253Es),锿与氦核相结合,发射出一个中子,而获得了钔(256Md)。
元素描述:
化学性质仅限于示踪量,在离子交换色谱上显示出主要以+3价存在于水溶液中。此外,也有+2价和+1价。钔的同位素主要有:钔248~钔258。半衰期从几秒到大约55天。最稳定的同位素是258Md,半衰期为55天。
元素来源:
钔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用氦核轰击锿所获得的钔很少,但总算证明钔确实存在。
元素用途:
元素辅助资料:
西博格在195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没有懈怠,在1955年4月30日又在美国物理学会举行一次会议上宣布合成了101号元素,并用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Mendeleev)的名字来命名它为mendelevium,元素符号定为Mv。1957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所属无机物质命名委员会根据许多国家拼音字母中没有V,将其改为Md。
【men】
钔
mendelevium;Mendelevium(Md);
钔
(1)
钔
mén
(2)
一种人造(如用高能α粒子轰击锿)放射性元素 [mendelevium]――元素符号Md
钔
(钔)
mén ㄇㄣˊ
一种人造的放射性元素。
元素符号: Md英文名: Mendeleviu中文名: 钔
相对原子质量: 258.098常见化合价:电负性: 1.3
外围电子排布: 5f13 7s2核外电子排布: 2,8,18,32,31,8,2
同位素及放射线: Md-250[50s] Md-258(放 α)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6500 KJ·mol-1 第二电离能: 0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0 g/cm3 单质熔点: 0 ℃ 单质沸点: 0 ℃
原子半径: 0 埃 离子半径: 埃 共价半径: 0 埃
常见化合物:
发现人: 西博格、乔克、S.G.汤普生、塞格时间: 1955地点: 美国
名称由来:
为纪念发明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tch Mendeleyev)而命名。
元素描述:
放射性人造金属元素。
元素来源:
用氦核轰击锿原子可制得钔。
元素用途:
没有什么实际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