钆(Gd)
1880年,瑞士的马里格纳克(G.de Marignac)将"钐"分离成两个元素,其中一个由索里特证实是钐元素,另一个元素得到波依斯包德莱的研究确认,1886年,马里格纳克为了纪念钇元素的发现者 研究稀土的先驱荷兰化学家加多林(Gado Linium),将这个新元素命名为钆。 钆在现代技革新中将起重要作用。
它的主要用途有:
(1)其水溶性顺磁络合物在医疗上可提高人体的核磁共振(NMR)成像信号。
(2)其硫氧化物可用作特殊亮度的示波管和x射线荧光屏的基质栅网。
(3)在钆镓石榴石中的钆对于磁泡记忆存储器是理想的单基片。
(4)在无Camot循环限制时,可用作固态磁致冷介质。
(5)用作控制核电站的连锁反应级别的抑制剂,以保证核反应的安全。
(6)用作钐钴磁体的添加剂,以保证性能不随温度而变化。
另外,氧化钆与镧一起使用,有助于玻璃化区域的变化和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氧化钆还可用于制造电容器、x射线增感屏。 在世界上目前正在努力开发钆及其合金在磁致冷方面的应用,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室温下采用超导磁体、金属钆或其合金为致冷介质的磁冰箱已经问世。
元素名称:钆
元素原子量:157.3
晶体结构:晶胞为六方晶胞。
维氏硬度:570MPa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 2680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马里纳克(C.G.Marignac) 发现年代:1880年
发现过程:
1880年,马里纳克(C.G.Marignac)发现。
元素描述:
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晦暗。溶于酸,不溶于水。氧化物为白色粉状。盐类无色。有良好的超导电性能、高磁矩及室温居里点等特殊性能。钆有以下同位素:152Gd、154Gd~158Gd、160Gd。
元素来源:
钆,源自硅铍钆矿石。可由氟化钆GdF3·2H2O用钙还原而制得。
元素用途:
常用作原子反应堆中吸收中子的材料。也用于微波技术、彩色电视机的荧光粉。
元素辅助资料:
自莫桑德尔先后发现镧、铒和铽以后,各国化学家特别注意从已发现的稀土元素去分离新的元素。在发现钐后的第2年,1880年瑞士科学家马里纳克发现了两个新元素并分别命名为gamma alpha和gamma beta。后来证实gamma beta和钐是同一元素。1886年布瓦博德朗制得纯净的gamma alpha,并确定它是一种新元素。命名为gadolinium,元素符号Gd。这是为了纪念芬兰矿物学家加多林(J.Gadonlin)。
钆、钐、镨、钕都是从当时被认为是一种稀土元素的didymium中分离出来的。由于它们的发现,didymium不再被保留。而正是它们的发现打开了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道大门,是发现稀土元素的第三阶段。但这仅是完成了第三阶段的一半工作。确切的将应该是打开了铈的大门或完成了铈的分离,另一半就将是打开钇的大门或是完成钇的分离。
元素符号: Gd英文名: Gadolinium中文名: 钆
相对原子质量: 157.25常见化合价: +3电负性: 1.2
外围电子排布: 4f7 5d1 6s2核外电子排布: 2,8,18,25,9,2
同位素及放射线: Gd-148[75y] Gd-150[1800000y] Gd-152(放 α[1.1E11y]) Gd-154 Gd-155 Gd-156 Gd-157 *Gd-158 Gd-159[18.6h] Gd-160 Gd-162[8.4m]
元素周期表的位置:64
电子层分布情况:2-8-16-25-9-2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94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170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7.895 g/cm3 单质熔点: 1311.0 ℃ 单质沸点: 3233.0 ℃
原子半径: 2.54 埃 离子半径: 1.05(+3) 埃 共价半径: 1.61 埃
常见化合物: 无
发现人: 马里纳克时间: 1880地点: 瑞士
名称由来:
得名于硅铍钇矿(gadolinite)。
元素描述:
柔软有延展性的银白色金属。
元素来源:
与其他稀土元素共存于硅铍钇矿和独居石砂中。
元素用途:
用作铁合金的成分之一,也用于制造电子元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