钷(Pm)
1947年,马林斯基(J.A.Marinsky)、格伦丹宁(L.E.Glendenin)和科里尔(C.E.Coryell)从原子能反应堆用过的铀燃料中成功地分离出61号元素,用希腊神话中的神名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命名为钷(Promethium)。钷为核反应堆生产的人造放射性元素。
钷的主要用途有:
(1)可作热源。为真空探测和人造卫星提供辅助能量。
(2)Pm147放出能量低的β射线,用于制造钷电池。作为导弹制导仪器及钟表的电源。此种电池体积小,能连续使用数年之久。此外,钷还用于便携式X-射线仪、制备荧光粉、度量厚度以及航标灯中。
元素名称:钷
元素原子量:[145]
晶体结构:晶胞为六方晶胞。
元素类型:金属
发现人:马林茨基(J.A.Marinky)、格伦丁宁(L.E.Glendenin)和克里尔(C.Coryell) 发现年代:1945年
发现过程:
1945年马林茨基(J.A.Marinky)、格伦丁宁(L.E.Glendenin)和克里尔(C.Coryell),从裂变产物的残余物中分离制得。
元素描述:
第一电离能5.55电子伏特。放射性元素,半衰期最长的为145Pm,18年,147Pm半衰期为2.64年。虽然有较长的半衰期,但是很难大量积累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钕和钌相似。
元素来源:
在自然界中里尚未发现它的存在。它是铀、钍和钚的裂变产物之一,在核反应堆中人工方法制得。
元素用途:
主要用于示踪的研究。用来制造核能电池;如同笔尖大小的"原子电池",可用于导弹仪器、手表和收音机的电源,是掺入硫化锌的夜光粉原料。
元素辅助资料:
钷是继锝之后,人工制得的第二个化学元素。在天然矿物中寻找61号元素的工作,花费了科学家们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最后都无功而返。后来在“同位素统计规则”的指导下,科学家们放弃了从天然矿石中寻找,而走向核反应的产物中。
1945年,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克林顿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马林茨基、格伦丁宁和克里尔在铀裂变产物中发现了61号元素。他们应用了新的离子色层分离法把它分离出来,并研究了它。新元素并命名为promethium,元素符号定为Pm,名称来自希腊神话中偷取火种给人类的英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1949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接受了这一名称。
一直到1948年,才制得可以看得见并可称重的氯化钷(PmCl3,黄色)和硝酸钷(Pm(NO3)3)各3毫克。1965年从6000吨铀矿中取得350毫克钷,是铀自动分裂的产物。这样地壳中也找到了它。
钷有多种不稳定同位素,147Pm的寿命是2.6234年,β辐射弱,因而被用来制造像药片一样大小的原子电池。由于这种能源很安全,而且作用的时间长,具有147Pm的电池首先应用在助听器和轻便的无线电接受器中。
元素符号: Pm英文名: Promethium中文名: 钷
相对原子质量: 144.913常见化合价: +3电负性: 1.13
外围电子排布: 4f5 6s2核外电子排布: 2,8,18,23,8,2
同位素及放射线: Pm-143[265y] Pm-144[360y] Pm-145[17.7y] Pm-146[5.53y] Pm-147(放 β[2.62y]) Pm-148[5.37d] Pm-148m[41.3d] Pm-149[2.21d] Pm-151[1.18d]
电子亲合和能: 0 KJ·mol-1
第一电离能: 535 KJ·mol-1 第二电离能: 1052 KJ·mol-1 第三电离能: 0 KJ·mol-1
单质密度: 6.475 g/cm3 单质熔点: 1042.0 ℃ 单质沸点: 3000.0 ℃
原子半径: 2.62 埃 离子半径: 1.09(+3) 埃 共价半径: 1.63 埃
常见化合物: 未知
发现人: 马林斯、基格伦登宁、科里尔时间: 1945地点: 美国
名称由来:
得名于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元素描述:
原本产生于恒星里,地球上的钷有着多种起源。
元素来源:
先天并不存在,产生于铀、钍和钚的裂变产物中。
元素用途:
用作测量厚度仪器的射线源。